从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欢迎您!
项目名称 创新创业项目-全自动云平台测斜仪
所属行业领域
项目阶段
成立时间
核心技术
项目概要

设计背景

1.作用。测斜仪是所有基建项目中都需要用到的测量地下泥土层是否发生偏移的仪器。测斜工人可以通过测斜仪检测到的数据来判断施工过程中土体是否发生严重偏移,从而推断出是否具有发生坍塌或塌陷的可能。

2.市场需求。2018 年,全国公路总里程 484.65 万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 21335 亿元;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028 亿元,到 2018 年底,全国铁

路营业里程达到 13.1 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 2.9 万公里以上;2018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23.5 万亿元,房屋施工面积 140.9 亿平方米。在这些工程的建设中,水库的开挖与建坝,桥梁、公路和铁路的桥墩修建、开挖隧道、边坡,建筑开挖地基等都需要用测斜仪进行监测。

根据统计,2018 年中国重点基建项目数量达 13794 个,其中广东省项目数量有 1098 个,占项目总数 7.96%,总投资达到了 56700 亿。以广州塔为例,每个工程需要的测斜仪以 105 个来计算,那么广东省 2018 第一季度所需测斜仪115290 个,全国测斜仪需求1448367 个,而现在市面上测斜仪的报价是一个20000元以上,一个季度的测斜仪销售额为 289.6734 亿元。

3. 检测过程。我国现今使用的测斜仪都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操作,传统测斜的高成本、低效率、低精度已经满足不了基建建设的需求。传统人工检测工作要两名工人协作完成,第一步需一个工人慢慢将探头对准测管下放到一定的深度,然后另一名工人在一旁的仪器上负责记录探头检测到的数据。第二步为当探头到达底部后旋转 180°由下往上重复第一步的工作直到检测完成。

主要技术/
产品及服务

产品介绍

一、全自动云平台测斜仪的发明目的

1.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安全性。传统的侧斜工作需要人工进行检测, 测斜的地点一般为施工工地以及高危的大坝、边坡和隧道,下雨时道路泥泞、烈日下漫天灰尘、尖锐刺耳的噪音、冬日里的寒风,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测斜人员的施工安全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本产品可自动进行检测作业,无需人工值守, 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自主运行,这将人员发生伤亡的概率降到了最低。

2.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数据的安全性。传统测斜仪的检测方法繁琐,一般由人工操作,这样的检测效率低下且检测的数据安全性差。检测效率容易受外部环境及个人身体状况的影响,人工检测的数据容易丢失或被篡改。本产品应用合理的机械结构、电控系统以及云平台,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检测数据自动上传云平台,不经人工操作,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二、全自动云平台测斜仪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设计通过一套智能的自动化检测平台,将测斜探头自动送入测孔中,自动判断探头是否到底,自动进行转向检测,然后自动把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智能化统计分析,检测数据及状态的同时还能通过远程监控,达到无人值守,自动检测,智能预报的效果。经调查发现,传统测斜仪局限于人工操作的成本,不能大量使用,而工程的测斜过程是需要不断检测才可以保证安全的。本产品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检测要求,且对比于传统测斜仪使用成本更低,设备所对应的市场没有直接竞争对手,暂无完善的设备可以与本设备竞争市场。

三、产品机械结构介绍

    1.  

图 1 机械结构

如图 4 所示,本产品由机架 43、收放线机构 44、绕线称重机构 45、换向和清洗机构 46 四部分组成。

其中机架用来固定每个机构;收放线机构用来实现自动收放线功能的;绕线机构则是将收起来的线排列整齐,使绕线不会出现绕得乱七八糟的情况,降低对数据线的外部损坏;换向机构可以将测斜探头旋转 180°,完成测孔正反两面的测斜数据采集。

核心竞争力

一、产品的科学性

相对与传统测斜仪,本产品利用机电一体化、云平台和远程监控技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端口多样化等功能,具有科学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由机械本体、检测机构、计算机控制中心、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计算机通过对检测机构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 将指令发送给执行机构再通过机械本体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实现自动检测。云平台是指基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服务,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通过云平台对测斜数据进行整合统计。远程监控的监测点与控制中心分别位于两地,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采用多元的信息传输、监测,管理和一体化的集成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达成了监测的实时、快速和有效,并能够同其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互连,实现控制端口多样化功能。

二、产品的先进性

本产品集结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测斜探头、云平台系统以及精准的伺服电机, 数据无需人工采集,实现定时定点精准采集,具有先进性。

本产品的测斜探头是当前测斜行业最为先进的,它的测量精度达到了± 0.01mm,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出地下岩层的偏移量,不会出现严重的测量误差; 自动收放线装置可以使连接探头的数据线实现精准收放长度,不会出现人工测量导致的距离误差,保证工程质量;自动检测和数据自动整理技术可以将工人从繁琐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自动将收集起来的数据加以整理、分类、处理,而且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远程监控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监控工程的设想,它可以使工程负责人随时随地了解工程的安全问题,方便人们对工程潜在的安全问题提前进行处理,达到提高工程安全性的目的。

三、产品的创新性

相对于传统测斜仪,本产品具备了全天候 24 小时自动检测测孔数据的功能, 以及自动监测数据,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对危险进行预警,具有创新性。

传统测斜仪需人工操作测斜仪进行检测数据,这个检测过程需要两名工人相互配合才可以完成,一位工人进行收放线卡位,另一位则进行数据的检测与记录, 记录完成后,才将数据从仪器中提取出来,并存储到电脑中。传统测斜仪无法保证实时检测数据和实时监控数据,数据更新速度慢,这些问题往往将会是灾难发生的缘由。而本产品轻松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能自动检测数据,还可以实时监控分析数据,提前对危险进行预警,让人们可以及时地对潜在的危险做出提前处理。

商业模式 

市场与销售

一、产品策略

(一)本公司将采取测斜服务为主,设备售卖为辅的营销策略。

1.产品。我们的产品可实现自动检测,及时预警,远程监控,控制端口多样化,产品质量可靠。购买设备后,检测数据处理费用另算。本设备完全可以让测斜行业抛弃传统的手动工作模式,完成整个行业向智能自动化变形的进程。

2.服务。我们公司提供的不仅是有形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产品+云端数据的检测服务,我们将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测斜检测服务,客户只需支付报酬即可实时掌握测斜数据,对数据的获取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本公司的测斜服务将推动我国基建测斜检测业发展的理念。

公司将建立完善的服务销售网络,为客户提供健全优质的服务。

1.售前服务。采用宣传、培训和交流等手段,通过专业的推销人员保持与顾客的信息沟通,做到充分了解顾客,灵活生产及营销,使得顾客了解产品的特性与适用情况;做好产品规划,从产品的质量、时间、人力、资金等多方面进行计划与控制。

2.售中服务。及时生产、服务到位,并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在客户集中的地区增设营销网点,以保证公司的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及时征求顾客意见, 尽最大的努力满足顾客需求。我公司为用户提供测斜检测一条龙服务,为用户提供规范系统的检测服务。

3.售后服务。派专人定期与顾客沟通,通过顾客反馈信息,提高服务质 量,建立信息交流反馈渠道,包括销售渠道中的反馈和网络反馈,做好产品的质 量、服务的反馈信息处理,根据客户需要不断改进产品;与顾客搞好关系,固定 长期业务关系;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要;适时举办信息交流活动,搭建沟通桥梁。

二、实施进度计划 

(一)短期目标 (1-3 年)

1.战略目标。抢占市场,回收资金,技术研发。鉴于公司产品是市场上的新产品,我们计划在两年内与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展开全面的深入合作,迅速打出名声并回收资金。同时,在技术上研发新一代产品。

2.战略措施。提高知名度,建立营业网点。通过人员推销、公关关系、适当的广告等多种营销策略提高产品服务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增加产品服务的影响力。此阶段主要注重的是品牌的打造。

3.逐步建立销售网络。在进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基建开发区域的同时,在相应的省份建立相应的营业网点,争取以先进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迅速打开市场。

4.研发方向。更方便快捷,多功能,降低成本。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不同规格的产品以及更加方便快捷的多功能的产品。

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的运营进行及时调整,努力减低成本,扩大营销面积,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中期目标(4-5 年)

1.战略目标。抢占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研发其它类型检测仪器。继续扩大现有产品的市场,借助前期的研究成果扫除国内市场盲点的同时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2.战略措施。提高销售量,建立代理商,发掘技术人才。

(1)在前期开发的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销售计划,增大销售渠道并提

高销售量。

(2)在部分城市建立代理商,确保完成销售计划。

(3)继续发掘人才、研发技术并提高公司的知名度,逐步成为测斜仪行业的领军企业。

3.研发方向(产品的延伸)。纵向及横向的延伸。根据用户回馈的信息进一步改进系列产品,使之更加方便实用。同时加强其他类型检测仪器的研究方向, 加大公司的产品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

(三)长期目标(五年以后)

巩固公司已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加强技术研发,保证公司的活力和产品的多元化,使企业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1.战略目标。在原有的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开发其他市场。

2.战略措施。争取与市场上的领导者在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合作与竞争。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优化,是企业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3.研发方向(产品的深入)。纵向上不断地改进现有的各类农机产品,使之更符合客户的需求。横向上继续研发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测斜产品。

附录一 专利申请

我们产品目前成功申请并受理了国家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两项。

图 2 科技发明专利

图 3 科技发明专利

 

图 4 实用新型专利

图 5 实用新型专利

附录二 租赁合同

图 6 租赁合同

图 7 租赁合同

附录三 样机调试

以下为第一代全自动云平台测斜仪在进行最后的云平台数据调试图以及制作完成后到施工工地进行的实地调试检测图。

图 10 数据调试图

图 11 样机实地调试图

核心团队

团队介绍创业团队主要成员简介

 

姓名

专业

个人能力

项目负责人

郑龙坤

机电一体化

机械结构设计

项目成员

张嘉琪

数控设备

业务推广

项目成员

谭仕达

工业设计

云平台开发

项目成员

刘清洋

工业设计

财务计算

项目成员

黄亚莲

机械制造

编程

项目成员

张森洋

机电一体化

编程

项目成员

刘金德

机电一体化

机械结构设计

项目成员

陈展壮

机电一体化

财务计算

表 1 成员简介

创业团队顾问简介

 

项目合作
需求/销售
联系人姓名 刘金德
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
通讯地址